游客

因离婚而上热搜的她,决定净身出户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4-08-17   浏览次数:976

因离婚而上热搜的她,决定净身出户

董竹君

「我对人生的磨难并没有抱怨,只是对爱有些遗憾。」

图片

13岁被卖入青楼,看尽人间冷暖;15岁逃出地狱,成为督军夫人;34岁离婚带着4个女儿艰难度日;从一无所有到商界大佬.....

故事女主角董竹君,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用一生书写了一段“女性反抗”的传奇经历。

她在自我传记——《我的一个世纪》里写道:“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

图片

01

夜色中,董竹君丢下首饰和行李箱,翻过上海长三堂子,一跃钻进一辆黄包车,消失在皎皎月光中。

夜幕中,她不断回头望去,此时,一个13岁的小姑娘向她走来......

她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长叹一声,闭上了双眼。

图片

董竹君,幼名董阿媛,1900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市东灶港镇闸桥村,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给别人洗锅刷碗的佣人。

“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形容这个家庭不为过,在这乱世,活得连狗都不如。因为营养不良,董竹君的弟弟和妹妹先后夭折。

13岁那年,父亲因过度劳累病重,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万般无奈,董竹君被抵押给长三堂子,做3年清倌人(只卖艺不卖身),换300大洋救命钱。

董竹君自小就生得标致,再加上唱歌好听,很快就成了红角“小西施”。

图片

慕名而来的那些大爷、公子们,看着初长成的董竹君,就如饿狗见了肉骨头,心里生出了无限的遐想,眼里流露着无耻的欲望,嘴角挂着明晃晃的哈喇子。

董竹君心里清楚,卖艺不卖身只是为了稳住自己的借口。等成人了,青楼一定会逼着自己接客。

从清倌人沦为妓女,董竹君怎能忍受,她一直在盘算着逃跑计划。

在这个节点,夏之时出现了。

图片

少女情怀总是诗,董竹君也不例外。

夏之时威名震震,和蔡锷齐名,24岁就当上四川省都督,再加上为作掩护才来青楼,举止文雅,不入俗流,她对他一见倾心。

后来董竹君回忆这段时光时说:“我对镜自照,暗自欢喜,自觉相貌配得上爱国英雄。”

夏之时爱慕董竹君才艺,交谈中,知道她读过一点书,并且言谈之间颇有见识,便打心眼儿里喜欢。

两情相悦后,夏之时对董竹君说:“我要你和我结婚,救你出去。”

以夏之时的地位与财力,为她赎身易如反掌,但董竹君并未被感情冲昏了头脑,她知道彼时自己地位低下,若是被夏之时赎走,和一件商品有什么不同?

于是,她对夏之时说:“哪天你不乐了,说我是你拿钱买来的,我该情何故堪,何故与你共处?”

两人约法三章:第一:不做小老婆;第二:日本读书;第三:结婚后,夏之时管理国家大事,董竹君主理家务。

计议已定,两个星期后,董竹君最终仰仗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夜半冒险逃出了长三堂子。

这时,夏之时27岁,董竹君15岁。

图片

董竹君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华丽转身:从青楼女子做上督军夫人。

有得必有失,这是她董竹君第一次为自由和独立逃脱。

她在后来的自传里说,这一次对自由的体会,永难忘怀。

02

婚后,董竹君就读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仅用4年修完了所有课程。

她的读书先生给她取了个新名字叫“董篁”,字“竹君”。

自此,董阿媛就成了董竹君。

图片

然而,好的时光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溜走。

随着时局的变化,夏之时不得不回到中国,回到四川。而董竹君也不得不去面对那个关系错综复杂,思想封建守旧的婆家。

怕归怕,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好在自小受尽磨难的董竹君,也不是个可以任人宰割的小绵羊。

图片

高情商的她,决定先买一大批洋货作为见面礼,分给家里的大大小小,上至老人下至小孩,还有家里的伙计丫头,人人都有份。

尽管谨慎小心,但是,董竹君的出身终是梗在他们关系中的难言之隐。

在这种有身份有地位的封建大家族,还是过不了长辈的那一关。

图片

夏之时的母亲对儿子放出狠话,“一个卖唱的只配当个姨太太罢了,你赶紧给我取个正房回来。”

董竹君知道送礼只能缓解燃眉之急,要赢得人心,还是得靠实力。

从那以后,董竹君在夏家的日子里,对家里长辈恭恭敬敬,对同辈刁难,也处处忍让,打理家里的一切。

董竹君每天从早忙到晚任劳任怨。学缝纫、绣花、烧菜、洗衣、招待亲友,教子侄们读书,帮总管上账等样样都做,将夏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渐渐地,董竹君的干练和付出,夏家人看在眼里,也明了在心里。

夏家人正式接纳了她,还为俩人重新举办了婚礼。

然而,和很多夫妻一样,婚后的生活在每日的柴米油盐的浸染中渐渐失去了最初的甜蜜。

夫妻间的矛盾也逐渐在婚后生活中凸显出来。

图片

1927年,夏之时被免去职务,从督军变成闲人,意志消沉的他开始以搓麻将和抽鸦片烟度日。

整个人脾气变得非常古怪。董竹君患肺病避嫌的三个月里,从未去看望她。

后来董竹君生下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夏之时也不闻不问。

图片

这一年,他们的大女儿夏国琼出麻疹有生命危险,董竹君整整熬了40天,女儿才无大碍。

这边的夏之时却一味指责董竹君因为照顾女儿耽误了家务。

董竹君明白两人早已形同陌路,无论从生活习性,爱好兴趣找不到共同点,一阵思考后决定离婚。

她把儿子留给了丈夫,自己带着四个女儿远走上海。

图片

要知道,军阀官员更在意的是名声,董竹君携娃出走登上各大报纸,夏之时受到了奇耻大辱。

但又能怎样呢!夏之时只能去苦劝,希望董竹君能够回头。

苦劝的结果是什么呢?

董竹君提议,先分居五年,五年后看谁好谁坏,再说。

夏之时认定董竹君在瞎折腾,还嘲笑她,“你董竹君要是能在上海滩站住脚,我夏之时用手板心煎鱼给你吃。”

就是这句伤人也刺激人的狠话,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开始了她真正的上海滩单飞传奇。

03

在上海滩的最初几年,董竹君还没有找到感觉,做什么赔什么,赔到后来她甚至一度混迹赌场,想靠赌来翻本。

这时,董竹君的二叔鼓励她办纱管厂。好在,董竹君在四川曾开过织袜厂和黄包车公司,有些经商的经验。

董竹君将家产变卖之后,仅剩800块钱。她找到戴季陶在他的帮助下,董竹君远赴菲律宾,一次就招来了一万块的股资。

图片

有这一万块资金,董竹君的纱管厂随即来了个规模翻番,至于盈利赚钱那就更不在话下了。

大概是命运有意要磨砺这个女人。

就在前途一片大好时,1932年一二八事变突然爆发了。侵华日军进攻上海闸北,结果董竹君的纱管厂让日军炸了个片瓦不剩。

就这样,一夜之间,董竹君又回到了原点。

图片

在寻求翻身的那段时间里,董竹君是个坚硬的女人,为了生活,即便把家里能当的东西全当完了,她也从未想过要向命运低头。

就在山穷水尽的时候,一个名叫李嵩高的四川土豪慕名找到了董竹君,他很欣赏督军夫人,愿意资助两千元帮其东山再起。

也可能是历经挫折,辉煌的时运终于到了,拿了这笔在当时不算小的钱后,董竹君一发不可收拾。

04

1935年3月15日,锦江川菜馆正式开业。开业初期,因为饭店的各种问题,董竹君没少操碎了心。

图片

饭店没有执照,董竹君便四处奔走办理营业执照;顾客因为堂差的事情与饭店职员发生了冲突,董竹君委婉地道歉、解释。

董竹君再三嘱咐店员,想要在上海站稳脚跟,就必须要能以谦逊的态度为人处世。否则,一旦成为别人的眼中钉,那今后的日子便再也无舒坦可言了。

凭借自己的名声与过硬的品质,锦江小餐生意兴隆。

图片

一时间,借督军夫人的名片,锦江饭店名流荟萃之地,连卓别林到访上海时,都特意点名要吃董竹君的香酥鸭。

见生意越来越火爆,董竹君开始寻思饭店扩建,但租界的牌照很难搞。

图片

那时,上海滩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也经常来锦江吃饭,等了10分钟也没排上座位,杜月笙愤怒地对店员喊道:把你们老板叫出来。

可见到董竹君后,杜月笙非但不生气,反而还花掉了几十万。

图片

在交谈中,杜月笙得知董竹君有开分店的想法,于是就决定投资。

可董竹君却有些犹豫,毕竟杜月笙的背景太过于复杂,而自己只想做干干净净的生意。

可是她也知道杜月笙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既然他已经开口,自己自然没有办法拒绝。

就这样杜月笙投资了几十万在自己所开办的娱乐场所中,开办了锦江川菜馆的分店,二人都是非常聪明的生意人,生意做得如火如荼,赚得盆满钵满。

1936年初,在锦江川菜馆的基础上,董竹君趁热打铁又开出了锦江茶社。

她以公开招聘的方式给锦江茶室配置了女服务员的做法轰动了整个上海滩。

人们在谈论女性是否能抛头露面的同时,对董竹君也开始有了流言蜚语。

董竹君的命运也因此在这些人反感和厌恶中跌宕起伏。

图片

幸运的是,她的思想和路线却从未因此而改变过,她的事业和理想竟在狂风暴雨中成长了起来。

聊到这里,董竹君成就了上海滩的传奇,那是不为过的。

但她的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05

有人说董竹君真傻,可她却说为了国家,自己无论奉献出什么都再所不惜。

1937年抗战爆发,813淞沪会战打响,年底上海沦陷。

眼看日军很快就会占领租界,董竹君的另一面又展现出来了,舍得而不苟且。

她放下自己辛苦打拼多年的事业,带着四个女儿流亡去了菲律宾。

她在凶险的乱世带着女儿活了下来,并一路辗转最终回到了抗战胜利后的上海滩。

图片

回到上海滩之后的董竹君,不仅洞察时事,而且甚有舍得的高境界。

1951年6月9日,董竹君将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合二为一,挂牌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国宾馆——锦江饭店。

锦江饭店的声誉盛隆,是董竹君将自己名下市值逾15万美金的资产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的结果。

图片

后来,董竹君在浩劫中也是饱受折磨,但最终她还是挺了出来。

于是,董竹君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找到了存在的理由。

看着她在浑浊世道里挣扎向上,在看似绝望的环境里追求着几乎不可能的理想,她敢于和恶势力说“不”,更乐于为她信奉的理想和主义倾囊相助。

图片

对她来说,九十七岁的人生虽然磨难不断,但终究是传奇的。

1997年,董竹君逝世,享年97岁。

董竹君这个走在时代前列的进步女性却以为理想从一而终而成为众人钦佩的楷模。

女性的坚韧和细腻在她身上化成了对信念的坚守和呵护。

图片

临终前她嘱咐在葬礼上播放《夏日里最后一朵玫瑰》,这首歌是她与夏之时逃离到日本后,每天都听的歌。

她曾坦言道,“我对人生的磨难并没有抱怨,只是对爱有些遗憾”。

当最纯真的眼眸重新回到身上时,董竹君又成了那个崇拜英雄的少女,期待梦想降临到自己身边。


THE END
726
发表评论0
验证码
选择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公告

hello~欢迎访问一起追剧,本站全蓝光画质永久免费观看,如果资源无法播放请切换线路或等待管理修复,优先修复热播影视。

本站唯一指定网址:《heimaotv.vip》

视频 资讯明星
搜索历史
删除
暂无搜索记录
热门搜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登录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