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短剧爆款制造机”听花岛专访:只造浪、不跟风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3-15   浏览次数:423

在谈论短剧时,听花岛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从充值过亿的《厉总你找错夫人了》《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去年春节档播放量破10亿的《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到女性互助+悬疑的《引她入室》《夜色将明》,引发银发潮的《闪婚老伴是豪门》,“新红色短剧”《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 最近一周全网话题量破6亿的古装言情剧《此生更如意》,再到3月14日在红果上线的方言年代剧《家里家外》,过去一两年间,好几次,行业纷纷追逐的流行,始于听花岛的某一部短剧。

难的不是做出一个爆款,而是持续做出爆款的能力。另外,它也是一家公认“有质感”的厂牌,对内容逻辑和视听美学有较高的要求。

免费短剧来势凶猛,风口迭代极快, 内容制作方究竟如何持续立于潮头?带着种种好奇期待, 我们十月初五影视旗下 听花岛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深度对话

听花岛请回答:工业化、灵气与公司文化

“我们的目标是开发更适合当下和未来观众观看的内容形态:高密度,不注水的内容。

内容密度包括信息密度、情节密度、情感密度,短剧从情绪升级到情感、再到情怀。这种内容可以很长,可以有任何名字。在她看来,现在的免费短剧已经完全可以触及一二线市场了。她开玩笑说,《鱿鱼游戏》第一季也是某种意义上的“短剧”。

听花岛短剧的 视听辨识度来自“舍得花钱”,来自情感、美感组成的镜头美学。 以《引她入室》的影像风格为例,视觉上用了大量的暗调和高反差的打光,专门跑去成都拍摄,以求阴天气候与悬疑氛围相匹配,建筑风格、高低错落的外景结构与竖屏构图相匹配。

在高达80%的爆款率与视觉冲击力背后,江湖上一直流传着听花岛 做SOP(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标准化流程)的传说

“图文是加减法,而短剧是乘法,剧本导演表演任何一个环节是零,结果就会归零。” 在团队看来,内容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灵感+诚意+科学方法论的结果。

内容生产上,国外常常有着严格的方法论,而“国内是非常反方法论的,这就会导致无序,无序凭感觉就会导致爆款率变低”。因此, 听花岛选择用高度标准化降低失误率、提高爆款率

在“人均P人”、充满不确定性的影视行业,达成“每一个环节都可控”的标准化工业化,并不容易。小红书上有“羡慕听花岛编剧”的声音,公司会努力给到他们最好的制作条件和价值感。创作者进来之后有专门的内部课程,包括提高网感,包括策划灵感,从传统电视剧、电影里找爆款模型,从短剧里面去找爆款模型。

这是一家“热爱做报告和研究报告”“聪明人下笨功夫” ,坚持“观众中心制”的公司。听花岛在北京有一个2万件现代服装的造型仓库,制定西装袖长标准,按秒拉片,针对《请回答1988》人物出场、旁白、CP感、人物关系的研究写成了 10 万字的报告,将“CP感”这一抽象概念,具体化为包含演员选择、角色互动等维度的模型。他们会细致到每一个剧的妆造是出两套方案的,定演员之前根据美术和场景做一套,定了演员之后再量身定制一套”。

导演在拍任何一个新类型的时候,会先做所有这个类型的学习报告,拍民国会把所有的民国剧全看一遍,然后做精细拉片,交出把1万字报告,里面贴了几百张图片,对同一个类型的研究做到极致。第二步,拉片完了之后,再去写导演阐述,这个时候就会发现“很少出错”。而这份导演阐述会写得非常的清晰,非常长。

这种高度精密的流程,是否会伤害创作者的灵气?在负责人看来,“工业化相当于交通规则,让创作者不要闯红灯乱来,让灵感在正确的地方迸发,而不是胡乱迸发,工业化不意味着泯灭人性而是尊重顺应人性。我们用这个体系来保护创作者表达和观众喜欢的交集,去呈现导演的风格化,让灵气最大化

流程形成的根本来自人才模型上的选择,“理性思维逻辑在我的人才判断中非常重要,因为一个没有逻辑的人,他是没有办法产生流程和标准的,他也没有办法进行深度思考。

平时, 负责人很少去片场,只负责开机前前置性的管理、节点性管理。 “首先就是这个策划准不准,其次就是这个策划的执行,就是如何精准执行这个策划,拍摄前的导演阐述和制片阐述、剪辑阐述,而且会用AI模拟拍出来的大概样子,已经让我能够基本上判断它最终的效果。

如果没有爆怎么办?听花岛的公司文化是“每个人首先指认自己的问题。每一次的复盘,我一定首先说自己的问题,这个项目没有做好,是策划的问题吗?还是制片的问题?我很少去怪任何人,先从自我开始,之后再是:现在该你了,你是编剧,你觉得呢?

另一项公司文化是“允许任何人犯错,我们不追责,不问责,我们只要达成了目标一致,你犯再大的错也没关系”。这两项跟视频时代高度匹配的文化,让公司有了更多成长性。

只造浪,不跟风:All in 免费短剧

“短剧是未来。

在对话过程中, “短剧信念感”被不断传递出来。 最根本的因素在于硬件,“手机和短剧的契合度太高了,相当于量身定制,方便单手操作,也方便社交。

或许正是由于这种信念感,再加上工业流程,过去一年里,他们敏锐地捕捉到了情怀、年代、女性、银发等多个大热主题。这些优势也延续到了今年

去年春节档大爆的《我在八零年当后妈》引爆年代类型,里面充满了人情味,“是我们跟观众交流感最好的内容,里面台词都是我们日常说的话。比如里面有一句‘这种被金钱腐蚀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是同事经常跟我说的。

作为业内最知名的女频厂牌,听花岛短剧中不乏女性主义身影,比如《引她入室》的新型女性情谊,《此生更如意》对雌竞的否定,《家里家外》中不内耗自信勇敢的蔡晓艳、姑嫂间的互助。专注女频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们的整个团队就是以女性为主的。大家很喜欢关于女性力量的内容表达。

《闪婚老伴是豪门》背后,这家均年龄为26岁的 年轻人的公司” 成功捕捉到了银发风口,“2024年5月份,我们被市场打懵了,发现榜单前几的全是中老年剧,原本觉得做不了,后来被朋友说服,他们说银发经济是未来,试一下没有坏处,传统影视剧里中很少再有这样的内容了,最打动我的一点,就是他们讲中老年人也有资格去做梦追梦,应该去表达被忽视的需求。 

影视剧经过了长期发展,才出现《山海情》《大江大河》《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等主旋律精品。国庆档的《我在长征路上开超市》是听花岛的首次主旋律尝试,大爆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声。

复盘过去一年没有爆的作品,负责人认为,“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够清晰,比如没有清晰认知到公司的基因、拍男频剧会扑,跟风新的爆款模型会失败,因为一个短剧新题材的生命力,就一个多月。三个月之后才拍出来,已经完全过时了,未来的大战略,就是不跟流行,我们要制造流行,做外界没见过的新内容。

时间步入2025年,“付费剧投流成本过高不赚钱”已经成为共识, 听花岛敏锐地捕捉到了免费短剧爆发的大趋势,表示会将自身更喜欢的免费短剧和市场动向结合起来,“All in 短剧”

对于行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负责人认为,“付费和免费最开始是10:0,后来变成9:1,最近逐渐变成5:5, 未来应该是IAA免费短剧比例更高,大概到7:3,觉得2025年会到这个比例,所以未来我们做免费短剧。 

他们和免费短剧第一平台红果短剧进行了大量合作。在她看来, 听花岛更喜欢,也更擅长做免费短剧,因为“付费卡点这块做得并不好”,加上免费短剧核心群体是年轻人,可以做年轻的内容。

第二点是“免费内容的叙事空间特别大,因为付费需要以即时满足为核心,因为你付费的核心群体是中老年和下沉群体,中老年下沉群体不爱看悬疑科幻,这些是不成立的。但是免费的内容其实不是即时满足,免费的内容要让你追故事,其实更符合我们公司的精髓,作为一个电视剧出身的团队,在类型化上也更丰富。

具体到类型多元化拓展方面,女性悬疑、银发内容被证明了能火,但他们不会躺在舒适区里,而是不断尝试触及增量。厂牌以四川方言拍摄的“本命剧”《家里家外》今日上线,主打怀旧温暖情怀,该剧制作成本300万,四川当地实景拍摄,是全网第一部全程采用方言的短剧,讲述一家四口相亲相爱,姑嫂互助的故事。听花岛今年还有开发科幻、玄幻捉妖题材的计划。——在他们看来, 未来能火的内容一定是“还没有出现的”,比如科幻,即使赔一点也能接受。

作为一家内容厂牌,听花岛打算专注在擅长的领域,并不想过多尝试不擅长的直播带货。

敬畏内容:启示、预判与出海

“戏大过天。

这家“立于潮头”的公司,内核是传统的内容至上,作品逻辑被贯彻到每一环,所有人都服务于作品,在签约演员的时候同样如此,听花岛只签约“坚定演短剧”的演员,考量演技适配度和价值观信念感,同时保证给出短剧行业最好的内容,最好的工业体系。这些门槛卡掉了不少人。

一切生命力均来自作品,听花岛坦承 “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演员经纪和粉丝运营”,不需要人设,也不建议捆绑CP。特别欣赏的宋慧乔,是她理想中的演员样本,作为演员而非作为明星个人被大众认知,“她可以是韩智恩,也可以是文东恩,她不唱歌也不喜欢抛头露面。演员要敬畏内容。

来自外界的好内容也让负责人激动, 影视综艺游戏的爆款带给她很多启示,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月都会做复盘,他们相信短剧 是一个容纳任何题材任何故事的全新形式,“短剧版《无心法师》《权力的游戏》《山海经》”都还未出现。

“《长相思》当然是可以开发成短剧的,一对多的故事模型很有趣,这种在短剧里面还没有成功过。《繁花》目前制作达不到,王家卫太厉害了,但是用非常高的调性、用电影感去拍短剧,是可以去探索的。《黑神话》的爆款模式指向了古典经典名著的现代化创新,需要极致的热爱和极致的沉浸感,我们目前的短剧效率还做不到但我们会对文学IP有兴趣。

《好东西》带给她很大的冲击。“我震惊的是,‘女权表演艺术家’这些日常调侃,是真的可以写进电影的。我从来没想过这点,我为什么会认为我的日常生活是不能写的,我在反思,有没有可能,我给自己的作品加了限制?我觉得我可能要更加相信观众的领先性

引发其反复思考的,还有现象级综艺背后的观众趋势,“很多时候我都不会停留在这个剧或者这个电影的本身,我会去研究它背后的传播趋势,因为这个对我来说是我很热爱的事情,甚至都不指向生产都行。

今年短剧春节档总体声量不如去年、竞争更为激烈,团队观察到,整体上制作升级,主题也更正能量,比如《乖乖女》的自我救赎,老千的“天下无赌”,短剧中的表达越来越重要。

从宏观层面来看,未来短剧从业者需要面对的,是更严格的监管,对此,厂牌决意未来“内容审查标准尽量向电视剧、电影看齐, 我们的调性就是以有力量的表达开始,以温暖爱结束,做有情怀的短剧,一直希望大家看完了之后,不要为自己刚才的笑和哭感到羞耻,这是我们的自我要求。 短剧的制作升级之外,创新、美学、情怀都非常重要。这里面我们最看重的就是情怀,让观众在剧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另一个年度大热话题是出海。负责人直言,对短剧出海的未来“非常看好”。海外剧目前仍然处于氪金阶段,他们也非常欢迎同行砸重金投入内容,因为“这样能养市场”。

“翻译剧是一个基石,确定了你的剧库的内容的底子。但是上限是有本土剧,有另一个团队在海外拍。我们的问题不是翻译剧不够,而是本土剧不够,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去补足这一块。

海外短剧的优劣势都很明显,优势在于“生命周期更长”,在国内一个爆款的生命周期最多一个月,在海外能做到6个月到1年。因为“盗版、跟风的没有那么多”,劣势在于“产能不够,认知不够,演员演技尴尬”。

在这个“以天为单位”迭代的行业,时刻都有新的大事件发生长短相融加剧,大小屏同播;各大厂平台加速布局,竞争激烈,整个行业爆款率下降;短剧造星“上午走红下午塌房”,从刘晓庆到黄圣依,越来越多的知名演员进入……

一切都被按下了加速键,浮躁程度空前,有人跟风淘金,有人只顾流量和噱头,有人浅尝辄止……

听花岛和它所坚持的一切,能在今年再次创造爆款神话吗?拭目以待。


THE END
884
发表评论0
验证码
选择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表情
公告

hello~欢迎访问一起追剧,本站全蓝光画质永久免费观看,如果资源无法播放请切换线路或等待管理修复,优先修复热播影视。

本站唯一指定网址:《heimaotv.vip》

视频 资讯明星
搜索历史
删除
暂无搜索记录
热门搜索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空列表暂无播放记录
清空记录
登录账号